路易達孚欲投資建立浙江航運產業基金
2013-01-29 11:01:20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受限政策
雖然擁有雄厚的背景,但這一背景的復雜性也讓浙江航運產業基金一開始就飽受投資者質疑。一位金融界人士表示,根據商務部的有關文件,對于有外資成分的產業基金,其相關投資行為應按外商投資的相關規定報批。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浙江產業基金的最終構成真像其推介文件中所述的那樣,那其投資任意一家企業,以及在企業發生變更時(如股份制轉制、上市)均需獲得商務部的行政許可。
“對于被投資企業而言,如果在引入有外資成分機構時沒能獲得商務部的許可,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合法成立和存續,或者直接影響公司后續的資本運作、上市等,帶來極大的法律風險和瑕疵。”上述金融界人士稱。由于面臨產業限制政策,多重行政審批也相對繁瑣,因此有外資成分的產業基金在投資時遭到企業拒絕的可能性也較大。
不過也有金融機構人士認為,情況并非那么糟糕。“實際上,2009年商務部對1億美元額度以下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審批權限下放至各省之后,中外合資形式的人民幣基金早就如雨后春筍,模式也越來越成熟,某種程度上說,即便引入外資,也不意味著其人民幣產業基金性質的改變。何況中國的人民幣基金本來就一直分為中外合資人民幣基金和本土的純人民幣基金。”
2009年,黑石集團下的著名私募基金百仕通就率先與上海浦東新區政府簽署了一份金融合作備忘錄,宣布將在上海成立一只規模50億元,針對中國投資者的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同年,里昂證券宣布與上海國盛集團合資組建100億元人民幣基金。而號稱中國首只人民幣產業投資基金的渤海產業基金,其實也屬于中外合資身份。
“浙江航運產業基金這種合資方式成立的人民幣基金,一方面,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在現代金融服務領域還很欠缺,引入有一定外資背景的合作方,無論是投資或是退出,可能都要專業很多。”一位創投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
多樣化投資
據了解,浙江航運產業基金所募集的資金將主要被用于散貨船(船型 船廠 買賣)舶投資、航運公司資產及股權,此外,綠色拆船、船舶新設計和技術的投資等也被列為儲備項目。
LDH Energy相關人士介紹說,盡管當下船舶市場一片慘淡,但從長期來看,全球航運市場需求依然強勁。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對能源的需求持續增長,本國自有的礦業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高速增長,迫使其必須從其他地區獲得資源。預計2015年,中國和印度對于海運煤貿易量的需求量將從2012年的1.71億噸和1.30億噸分別提高到2.16億噸和1.85億噸。同時,大量能源出口國的港口基建工程將在2014-2015年完工,這批以澳洲為代表的港口工程將大幅提升能源出口國的裝載能力,增加對船舶的需求。
而同時,全球船舶運輸費用大幅下降,相應的船舶資產和股權估值均處于10年來的低點。因此,當前世界航運市場及船舶產業均呈現出大量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我們投資的散貨船舶將以靈便型、超大靈便型、巴拿馬型和好望角型為主,根據船型的不同,一艘船的總杠桿回報率在25%~35%之間,買入價格是現在的二手船指導價,賣出價格是市場回暖情景下的價格,并根據船齡進行調整。即使市場沒有如預期般回暖也不要緊,LDH Energy中經驗豐富的交易員將通過各種航運衍生品交易來彌補損失,母公司法國路易達孚集團也會優先租賃我們的散貨船來提供資本回報。”該人士表示。
除了投資船舶資產外,浙江航運產業基金還將目光放在了港航和船舶企業的股權投資上。“目前航運市場低迷,許多航運公司都以低于賬面價值的價格交易,并且負擔著高杠桿率的壓力,這預示著行業在未來將持續面臨財務壓力,投資者也為了避險,紛紛拋售這類公司的股權,目前全球港航和船舶企業的估值已處于歷史低位,如中國遠洋,其歷史巔峰市值為6200多億元,現在僅為411億元。這為低價購買這些港航和船舶企業的股權提供了潛在機會。”
“我們的投資形式非常靈活,而且完全市場化和專業化,這是我們相對于中國其他航運產業基金最大的優勢。”該人士說,“理論上我們可以投資所有航運相關的項目,但由于中國的政策環境比較復雜,哪些項目能做,哪些不能做,我們還在討論研究中。”